推荐产品

中西伯利亚地区壅塞高压波破碎特性及其气候天气影响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描写的是蒙古地区草原动人的景象。贝加尔湖至我国东北是湿润的季风区至内陆干旱区的过渡带,易受天气转变的影响。有研究指出,西元1200年代起,数十年间松树的年轮较宽,表现当时天气较为温暖多雨。暖湿天气有利于牧草生长、牲畜滋生,成吉思汗因而崛起漠北,缔造蒙古帝国,成为史上武功最显赫的征服者。而现在,天气转变使得东亚夏日风难以向北推移。尽管蒙古地区变暖,但降水急剧降落,近年来经历了几次破纪录的干旱事件,贝加尔湖水位也达到了历史最低。那么,从中高纬环流的角度来看,是什么缘故原由造成了贝加尔湖地区降水削减呢?

  围绕上述题目,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齐道日娜和大气物理研究所谢作威副研究员,行使日本APHRODITE逐日降水资料和欧洲中间ERA5再分析资料,对贝加尔湖至我国内蒙地区盛夏降水了进行了分析。研究注解,贝加尔湖东南部降水与中西伯利亚地区壅塞高压密切相干,但不同的壅塞形势对降水具有不同的影响。根据波破碎的方向,将中西伯利亚地区壅塞高压分成了反气旋式波破碎和气旋式波破碎的壅塞高压。相比而言,反气旋式波破碎的壅塞高压有利于来自北极和日本海及黄海的水汽在贝加尔湖南侧汇聚,更易引起降水偏多。西伯利亚地区的壅塞高压频次在削减,分外是反气旋式波破碎的壅塞高压的频率。可见,反气旋式波破碎的壅塞高压的发生频率的削减是引起贝加尔湖东南侧降水偏少的重要缘故原由之一。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科学支持计划项目,国家天然科技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的共同资助,已被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接收并预出版发表。齐道日娜为第一作者, 谢作威副研究员为通信作者。

图1. 俯瞰乌兰巴托地区和图拉河,天气转变使得该地区变得更为干旱

 

图2. 反气旋式和气旋式波破碎壅塞高压的300 hPa特性线(粗线,单位:gpm)、降水非常(填色,单位:mm day-1)和整层水汽通量非常(箭头,kg s-1 m-1)

    

  Citation: Chyi, D., Z. W. Xie, N. Shi, P. W. Guo, and H. J. Wang, 2020: Wave-breaking features of blocking over central Siberia and its impacts on the precipitation trend over southeastern Lake Baikal. Adv. Atmos. Sci., 37(1), doi: 10.1007/s00376-019-9048-3. (in press)

  http://www.iapjournals.ac.cn/aas/en/article/doi/10.1007/s00376-019-9048-3

 


Copyright© 2003-2012    版权所有   公司地址:北京丰台区丰台北路32号华盛写字楼B8058 邮 编:110023
联系电话:15010539992 010-63845660      
   备案号:京ICP备20001697号-1